标签: 研究招募

  • 25积极心理冥想脑电实验(2025年长期招募)

    招募持续进行中

    在报名参加之前,请认真阅读下方知情同意书,确认您同意并由意愿参加后,填写报名问卷,并添加联系人的企业微信。

    《知情同意书》

    研究背景和流程

    本研究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曾祥龙副教授课题组开展的积极心理干预研究,伦理审批备案号:BNU202503030057。虽然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了冥想练习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诸多好处,但冥想练习对人产生积极效果的认知神经机制仍不清晰。本研究欲采用脑电实验的手段探究一种基于冥想的积极心理干预对人的大脑活动的影响。整个实验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研究流程图

    具体的,参与者将在第一次线下脑电实验后被随机分到干预组等待组。在干预前后各有一次心理学测试(约10-15分钟)和脑电实验(60-90分钟)。我们会在实验前与您沟通正式的实验时间,并通知您填写测试问卷。

    在第一次脑电实验后,干预组将获得一套有关积极心理学的录音课。该课程基于简单的冥想技术,课程为期16天。干预组的参与者在21天内完成学习,并练习所学内容。而等待组的参与者将在第二次脑电实验后获得相关的课程。所有参与者均须在21天后参与第二次脑电实验。

    干预组的参与者请注意,线上冥想练习是按任务进度解锁的,如果不完成当天的练习,干预进度会暂停,直到完成当天练习,第二天凌晨才会解锁新的练习。也就是说,一天最多只能完成一个练习任务,没法通过一次性完成16天的练习来完成整个课程。如果21天后,还没完成全部练习,视情况顺延后测实验的时间,但最多不可顺延超过一周。

    脑电实验说明

    脑电设备的准备时间预计花费30-60分钟。正式实验预计持续30分钟左右。在实验中,您将练习两次人际想象任务,两次任务略有不同,您需跟随录音的引导进行任务。在练习过程中有若干没有引导声音的空段,遇到空段时请您继续根据之前的引导继续练习,尽量不要分心。在任务前后将进行简单的状态测量,请您根据当时的情况如实填写即可。

    安全说明

    脑电仪器仅记录头皮电信号,并不会对大脑产生损伤。

    请您理解,本研究涉及有关人际想象的行为实验以及课程,若您有尚未处理好的人际问题(如丧亲),建议您不要参与本研究。由于录音课程没有个人指导,我们提醒您对自身的安全与健康负责,请注意:

    (1) 为了防止可能的危险,既往或目前被诊断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人士请不要参加此研究。

    (2) 您需要自己评估您的精神状态,若发觉练习时,或因为练习导致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强烈的负面感受或其他异常、不适,请停止训练。

    (3) 您有权力无条件地随时退出研究。我们无法对您的状态做及时的评估,您坚持参与训练造成的后果我们无法负责。

    参与要求

    • 北京师范大学在校生或能进入校园参加实验的人员
    • 年龄:18-25岁
    • 无精神类疾病
    • 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弱或色盲症状
    • 右利手
    • 近期无染发、烫发,并在实验期间无此类计划
    • 脑电实验前48小时内不服用兴奋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酒、咖啡等
    • 非心理学专业(除大一新生外)
    • 若被分至干预组,能够在21天内完成16天的每日冥想练习任务。

    参与回报

    1. 本次训练在理论上使您了解和掌握一种积极心理的练习技术,并会对您的个人生活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这是最重要的回报。
    2. 在完成第二次脑电实验后,您将获得200元的参与奖励。
    3. 整个研究结束后,我们还将在所有完成研究内容的参与中,抽取5%的人给予他们400元的幸运抽奖奖励

    其它说明

    请您理解,课程是否对您产生积极影响,或者您在量表中的得分,并不会影响到您的经济收益。我们恳请您能够认真跟随录音练习,如实填写心理学问卷,这对于科学研究至关重要。请您理解,每一位参与者对科学研究都极为重要。您有权在任意时间申请中途退出研究,但请您在参与之前确认自己完成整个实验的可能性。谢谢您的参与和支持。以上是本研究的说明。如果您决定参与本研究,即表明您阅读并理解了上述说明,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若您有意参加研究,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研究人员的企业微信请备注“报名脑电实验”)